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教育
2022年04月12日

从整合学习的角度看学法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分工细化,学科从统整走向分化。未来的人才需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与生存,而绝非某门学科的素养,教师要通过学科课程综合化,建立各领域知识的渗透、联系,从而使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面向幼儿,关注差异。

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特质,都有独特的潜能,同时也存在个体智能的差异,有的幼儿偏好艺术,有的幼儿喜欢言语表达,有的幼儿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当学习内容与自己的智能相匹配时,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显著提升,而当学习他们不擅长的内容时,他们也会感到难受,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只关注幼儿的共同发展,却难以兼顾他们的个性发展,教师应着眼于全体幼儿的素养提升,扬长避短,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关注个体差异,设置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二、改变方式,促进整合。

教师要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相融合,通过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让他们从中获取经验的积累、情感的体验,悟出知识中蕴含的智慧。生活中时时处处蕴含教育现象,应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相结合,引导他们参与各类实践性体验活动,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

如在创意美术《踏青》一课学习中,教者扮演大狮子,示范全脚踏,让幼儿通过观察说说踏出的像什么?再讨论还有哪些不同的踏法?通过启发、交流,幼儿掌握用脚尖、脚后跟、脚外侧等多样踏法。接着呈现儿歌,让他们诵读、演唱,梳理各种踏法。将幼儿分组完成“踏青”体验式活动。用棉棒蘸黑色颜料勾勒色块,并引导幼儿说说色块像春天的哪个部分,并尝试一起添加花纹。这样的活动方式孩子更易接受,活动效果也会更显著。

三、优化评价,多元发展。

传统教学中以评促学,不合理的评价会制约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主体内容单一的现状,以多元评价引领整合学习,让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学法等方面都能获得提升。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运用成长足迹墙、幼儿互评、家长评价、师幼互评等多元方式优化评价体系。成长足迹即定期(如每月一次)对幼儿进行评价,说出幼儿近期表现突出的地方,予以肯定、鼓励。家长评价发挥家园合力,师幼互评体现平等。

教师要融入培养“整体的人”的理念,谋求智力与能力、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从整合学习的角度促进幼儿学习方法的转变。

(响水镇幼儿园 颜星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