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灌河潮
2023年11月28日

拜谒蒲松龄故居

◎邹德萍

 

读过《聊斋志异》,看过《聊斋》电视,就想去蒲松龄故居看看。“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故居位于淄博市的淄川区城东的洪山镇蒲家庄,是座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村落。

史料载,原是一处农家小院,1938年毁于日军战火,1954年政府重修,蒲氏后人又扩建多次修缮,现今保存的很好。院内古槐荫蔽,门楼洞然,窗棂别致,黑瓦青砖,显得古朴而典雅。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楣匾额上,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五个笔力遒劲的大字,璀璨生辉。故居内,10株古木阴翳。院落相连,花木扶疏,池荷修竹,青碧交映,蒲氏遗风随处可见。故居共分为艺术陈列馆、狐仙阁、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六部分。我国古建筑与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曾题诗赞曰:“繁花古木映庭除,陋室三间写异书。”巨著《聊斋志异》就诞生于此,成为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聊斋小院,是蒲翁故居的中心。在堂屋中央,迎门高悬“聊斋”匾额,下方悬挂着蒲松龄先生临终前一年由江南画家朱湘麟所画的画像,上端留有蒲公亲笔题跋二则,从中可窥见他一生的偃蹇失志的心绪。画像两侧的楹联,让人驻足评味概叹,“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刺虐入骨三分”。联画配搭,令人遐想。

室内还陈列着蒲松龄当年用过的桌、椅、橱、几、印、砚、灯、烟袋和石景石等,灵壁石、三星石、蛙鸣石,简称三石。触景生情,灯下奋笔。“聊斋”小院西南隅,几间并排展览室,除了著名的《聊斋志异》代表作外,还有骈、散文13卷400多篇,诗6卷千余首,词1卷百余阙,以及杂文、俚曲、医药等多种论著。同时,还有从手抄本到通俗出版物,共计200多种版本,目前已有英、法、德、意、日等20多种语言和文字的译文版。最早译本于1880年在英国伦敦出版的,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当代文化名人、著名书法家、画家,留下200多件字画,值得细看,细嚼,慢品,为故居增色。国画大师刘海粟题写:“聊斋名声震四海,一代文宗昭遗爱。”著名作家老舍题曰:“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他的夫人、画家胡絜青也题一联,曰:“妖魔鬼怪成四害,嬉笑怒骂皆文章。”紧步其韵,相映成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游后撰联:“荡气回肠疑屈子,主文谲谏胜庄生”。顾老从文学史的角度,充分评定了蒲松龄的历史地位。

但真正挖掘和研究“聊斋”的,应是近几十年,当地建立专门机构,设立专业学科,使民族文化中这块瑰宝得以恢复了本来面目,重现光彩。拍了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如电影《胭脂》《画皮》,电视剧《聊斋》等。艺术再现了聊斋的“传说”,传播影响甚广。并采用灯光、音响、电影特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再现了聊斋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而且园内还有多种狐狸供游人观看。

离开故居,行出东门,去墓地瞻仰,必经著名的柳泉,相传蒲松龄曾在此设茶待客,索求鬼孤之说素材,以便写作“聊斋”,可以说柳泉便是蒲翁创作“聊斋”的源泉。如今,柳泉虽清冽水不旺,但古貌旧景依存,让人想象得出当年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的心境,对此“蓬莱不易也”之喜爱之情。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那个一起都到我那个心头来,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其中滋味谁人解得开……

一代文宗蒲松龄,虽已长眠柳泉,但他煌煌巨著,历尽沧桑,仍然光耀后世。优美的音乐还在耳畔回响,“我也说聊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