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悦读
2024年01月07日

我心中的“中国奇迹”

●杨雅茹

 

假期,我与家人来到“冰雪之路”的源头——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在这里,我参观了位于天山独库公路的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并买下《守望天山》这本“沉甸甸”的书。轻轻翻开书页,我感受到天山这“过往与当下”的对话。

20世纪80年代,一万余名壮士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修成独库公路。书中一张张图片展示了天山曾经的面貌——漫山积雪、狂风咆哮、雪崩、泥石流……艰苦的环境、突发的灾害,对于修筑公路的战士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因为道路塌方,粮食无法运输进来,战士们渴了就喝雪水,饿了就只能吃雪。他们怀揣坚定的信念,互相激励,英勇奋战!

令我印象颇深的情节是,两名班长、一名老兵和年轻的陈俊贵接到任务,要送信至四十公里外。由于天气恶劣,原本可以在一天内完成的任务拖延至三天三夜;更令人揪心的是,他们在途中遇到了雪崩。无处可逃的四位战士被困在茫茫雪海中,而此时布袋里只有一个硬邦邦的馒头。饥寒交迫的时刻,刚入党八天的班长主动把机会让给两位年轻的战士,年纪稍长的战士也决定,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年龄最小的陈俊贵。后来,当哈萨克族牧民发现他们时,只有陈俊贵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而那三名战士永远地留在了茫茫白雪之中。

读到这里,我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滴落,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动容。我想起了书开头写的——“献身边疆,勇克艰险,舍生忘死,建功立业”。战士们真挚的战友情始终如一,从未改变。天山海拔高、地势险,战士们为了建成公路,争先恐后地执行“飞线任务”——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挪移石头,修筑公路。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对祖国炽热的爱,即使殒身也无怨无悔。

书的结尾有这样一个数字——168,这是修筑公路时牺牲的人数。站在“冰雪之路”的源头,此时的我听到叮咚的溪流声,仿佛是在歌颂当年战士们的英勇神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和平年代,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人在用青春乃至生命创造一个个“中国奇迹”。我心怀感恩与无限崇敬,将他们的故事牢记心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