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悦读
2024年01月07日
一次美的巡礼
●卢新琰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中国美学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阅读此书,是一次美的巡礼和心灵的荡涤。
康德曾言:“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徜徉山水,闻花香馥郁;寄情人间,诵绝世美言;我们与美偕行,收获眼前别样风景。
美,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自然之美,是博大精深、泽被东西的文化之美,是青铜礼器的线性美、先秦百家的理性美、魏晋文人的风度美、宋元山水的意境美。美,点缀了一个个时代,注解了无数未来。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人们在各自的时空里追寻美,守护美,创造美。陶渊明致仕,“守拙归园田”,在田园之美中安放心灵;但丁擎起文艺复兴的火炬,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古典之美中释放人性的本能;叶嘉莹先生一生研学诗词,传承唐诗宋词的薪火余温。美,润泽心灵,修养品性,涵养人格,荡涤尘埃。美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拭去人性的污点,为心亮一盏明灯,为光留一道罅隙。
人类走过了数百万年美的历程,对“美”的定义与认知更新迭代。纵观历史,美育不应只是镜花水月的设想,而是教育的灵魂、心底的信仰。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用音乐之美感化了一群打架斗殴、冷漠自闭的“坏小子”,让美之花盛开在孩子们的心田;丰子恺做李叔同的学生时被安排管理小花园,因爱菊之美,风吹过时将菊一一扶正,得到老师赞赏,后成为其最出色的弟子。美不仅在言,更在于行。让我们掬一捧清泉,携一缕花香,在内心里种菊修篱,在行为上播撒美的种子。
诚如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育美心中、与美偕行,前路有花开锦绣、满园春风。
◎ 《响水日报》响水新闻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8019192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