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综合
2024年06月15日

留住文化的“根”

●靳敖

阴雨天,一杯热茶,袅袅吐露着一层淡淡的香气,我啜饮一小口,慢慢品味着,让香气在唇齿间蔓延滋润;同样滋润人心的还有正在拜读不忍释卷的这本小书,负载着巨大的文化内涵,她,就是《文化苦旅》!

把眼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也不再盯着手机的方寸之地,耳边没有了键盘的噼啪之声,没有了小视频的炫目之色,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需要多大的力量啊!这力量就来自这本小书的吸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写下了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汇聚成了这本书,大大推动了文物的保护。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文化是智慧族群的一切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换句话说,文化就是历史、地理、人文等的融合。

那象征贞洁烈女的牌坊,晨钟暮鼓的寺庙,濡养和成就千里平原富庶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藏经之地莫高窟,因贬有苏轼而名声大噪的黄州赤壁,乃至于江南文人被清朝统治者流放的绝域之地宁古塔,文化种源之地天一阁,等等。

这些遗物遗址,也许当年充斥着人们的血泪辛劳,充斥着阴谋争斗,但它们自身都无意间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些遗物遗址本身蕴含着文化的元素,是文化的“根”。

不仅如此,一切带有文化人格烙印的山水,也呈现出文化的特性。

中国文人,有着报效国家的理想,世世代代背负着这种使命。他们数年寒窗苦读,只求他日能够报效国家。一旦官场黑暗,正直无私遭人排挤,很多人便挥挥衣袖,整整衣冠,去与那青山绿水相伴,他们所到一处,便把自己的豪情壮志全部吐露给山水;把自己的悲愤、无奈,也全部吐露给山水。久而久之,他们的文化人格也就印刻在山水之中了。这些无言的山水,映照他们坎坷而光辉的一生。

由此,我们说,短暂绚烂的人生也是文化的一处缩影,追溯文化的本源必定绕不开探索人生的意义!

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心中满是难言的孤独和凄楚,但他没有沉溺于痛苦之中。他积极开荒种地,解决温饱问题,还自己动手盖了简陋房屋。艰苦的物质生活,也让他真正体悟到了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至此,他脱胎换骨,艺术才情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三篇“赤壁”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读一读苏东坡的故事,会给人启发和力量,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至此,读《文化苦旅》,不亚于参加一场文化盛宴,在这个炎炎夏日里,顿觉习习清风扑面,更坚定了我追寻的步伐。

留住文化的根,根深才能木茂,学者余秋雨以一己之力推动文化保护,平凡如我辈者,当努力效仿践行之。留住文化之根,让文化大树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